2017. 5. 6. 星期六 阴有小雨 大风降温 3/15
(一)
生的过程,是不断打开和突破自己蜕变的过程。
当他人意识不到你的价值的时候,你在他人眼里就是没有价值的。
在这个人类群居的社会里,多数人的价值取决于被周遭的人认同的程度。
这粗浅的认同观和价值观,是最普遍和直接的。通俗的看,人的价值反映于他周围的受众。在周围不同层次的受众眼里,你的价值就会不同。而很少有人会超然于他人的认同之外清楚知道自己的价值的。
我年青的时候,就很需要被他人认同来成为自己活着的意义。而现在就会觉得很可笑和没必要。或许在狗的眼里全世界的活物都是不同样子的狗而没有别的,而我知道我是人而不是狗。所以我活着并不需要被认同,那些所谓的认同其实都是被不同层次和类别的众生误判和错看,一辈子为了这些活着,没意思。
(二)
“曾经沧海难为水”。
有几个多年没有音讯的小学同学,不知怎么辗转通过别人找到我,几次要求聚一聚,都被我回绝了。难免有人会说我是无情无义的人。我只是觉得没必要。
我心中认识的他们,还停留在小时候的印象,如今经过几十年的改变,重逢已是陌生人,除了那点回忆,再见已没有话题。更于各自人生中的蜕变,于不同的内心和外在,已经越走越远,再回不去了。又有多少旧,可以叙呢。
且依我现在这样散淡的心性,多半会失望多于欣喜。别人会对我失望,更多的是我会对别人失望。有很多东西,没了就是没了,永远留在了那里。相见,不如怀念。还是在心中,留下点美好的东西吧,什么时候想起,什么时候都好,这样的东西,实在不多了。
就像一碗隔了三十年的饭,好吃只是当时,如今再端出来,味道,早就不一样了。
(三)
忽的就想要怀念一下从前。
想来想去,也没想起什么。哦。。原本就没有什么印象的人和事,又何谈忘记呢。
我那逝去的青春年华,就像一颗无声滑过玻璃窗的雨滴,倏忽一下就过去了,风干之后全无痕迹。
只是年少时就讨厌什么人,长大后无论他们发达成什么样子也一样还是讨厌,何况又能发达成什么呢,不过是酒色财气。精神洁癖,格色,偏执,个性,风骨,说到底也就是对于世间事非的一种积习难改的成见。人一生在红尘中的名利地位的所谓成就,保不准在有些人的眼里,屁都不是。
小学时代距离现在最遥远,记忆却最清晰。全因那时简单天真,对于这世界一切觉得新鲜美好,尚不知世间坎坷,人生愁滋味。
到了初中,就完全是在自闭状态中混沌恍惚中度过的。对于周围的人和事,全然不知,亳无印象,完全屏闭,一片空白。学校,老师,班级,同学。。那一切好像从没在我的生命中存在过,白茫茫一片大地,真干净。
高中时代,世事变迁,读了几个学校,时间有长有短。后来赶上了学籍所在学校升级与合并的历史时期,最后连个高中毕业照都没混上,我们那一班就散了。
我的青春就这样潦草的结束了。本想这一生想要活得很正式,却着实很潦草。潦草得之后很多年都觉得像是个荒诞的笑话。
人生真的似是由无数的荒唐的岁月和事件凑成的一篇潦草的祭文,留待多年以后,某年,某月,某个年纪,某种心境的时候,拿出来翻翻,然后放下。
评论